衣裳簞笥 / 江戶時代 / 桐.棕(來源:家具の博物館收藏圖錄Tokyo)
簞 ㄉㄢ 笥 ㄙ ˋ ,簞、笥皆為盛食物的竹器,圓的稱為「簞」,方的稱為「笥」。
《 禮記·曲禮上》:「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,操以受命,如使之容。」
閩南語辭典中記載,櫥的種類有壁櫥、菜櫥、和書櫥,卻沒有衣櫥的詞彙,因為早期沒有放置衣物功能的櫃子,但是,衣櫥的台語發音卻接近日文的Tansu,故筆者認為可能與日本的Tansu「簞笥」有密切連結。也可以解釋衣櫥的閩南語念法其實就是源自於日本「簞笥」的發音。而在意義上有甚麼不同之處嗎?國語字典查到詞義:簞笥,讀音ㄉㄢ ㄙˋ ,竹箱。簞,笥意指皆為盛食物的竹器,圓的稱為「簞」,方的稱為「笥」。簞笥中文字意是俗稱的「五斗櫃」,也叫五屜櫥,是一種老式的抽屜櫃,「斗」是指抽屜上可以推拉抽屜的裝置,因此只要有五個抽屜就是五斗櫃,但習慣上超過五個抽屜的也會被稱為五斗櫃。所以「櫥」與「簞笥」基本上是指相同的物件,也就是櫃子的另一番說法。